星星和火炬指引我们向前进
发布者:刘绍榕 阅读次数: 3147 2011/12/06 16:19:00

刘绍榕

1953年的仲秋之际,我们像一群小鸟欢快地飞进母校的校园,从此迎来了初中三年的美好时光,这里为我们日后的成长、成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今我们已届古稀之年,时光带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难以磨灭的记忆,是深刻、最难忘的是我们红领巾班的一幅幅画卷。

当年入校的初中生有120多人,经再三调整后,我们班只有一名共青团员林英治同学,余下的全是少先队员,这就是我们的红领巾班,我们这个大队的李金发和我有幸参加在厦门鼓浪屿举办的省少先队夏令营的(全市仅10人参加)有更多的同学参加过市少少先队夏令营,随着队员的超龄离队,团员的队伍在发展壮大,林英治同学当上了团支书,王庆明、柯金良、李金发、肖金溪、吕奕强等同学上了团支部委员,同学们开玩笑时说“这是母鸡带小鸡”,林英治大姐不愧为我们的带路人。

校团委书记谢喜璧老师他对少先队工作非常重视且投入,他极具亲和力,他的言谈极富感召力,他是个令我们敬而远之的师长,在我们开展的少先队活动中常见他的身影,他为我们精心选派辅导员,班主任陈梅教师教生物又教音乐,陈祖武、李秀宝老师是我们的辅导员,他们象慈父母般呵护着我们,高中部品尝兼优的团员何少川、高碧芬、陈朝庆、李秀润、庄玉霜、邱希洽、李民生、陈佩兰等有的是总辅导员,有的担任大队、中队辅导员,他们带领我们开展活动,何少川、高丘芬甚至利用下午上课前的点滴时间为我们讲时事、政治,让我们知天下事,高碧芬还会抽空到队员家中访问,他们是我们的知心大哥哥、大姐姐,他们是我们少年时代的楷模。爱的影响,我们中的许多人也想当辅导员,我曾写信给高碧芬大姐,请她推荐我当辅导员(那时她已是大学生了)她在百忙中给我回信了班上的李金发、肖金溪、柯金良、施德水等同学上高中时就当上辅导员。黄美芳同学大学毕业后教物理、由于她对少先队工作的热爱,她担任学校少先队的总辅导员长达六年之久,她以当时的辅导员为榜样努力工作她说“我 是同学中戴 红领巾时间最长的一个,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是一群天真、活泼,纯洁无邪的少年。学习上互相帮助,你追我赶,教过我们的老师无不称赞。我们的课余活动丰富多彩,哪怕只有十分钟时间我们都不放过,我们不分男女、一起踢足球同学从家里带柚子当足球,跑宫兵,踢罐子、玩沙包,跳绳、踢键子,捉迷藏(有时会爬上树躲起来),操场上、走廊里有我们的影子,有我们的笑声,真是玩得不亦乐乎!少先队的大、中、小队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钢铁是怎样烧成的》、《青年保卫军》、《卓娅机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刘胡兰、董存瑞、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二小放牛郎,是我们常看的书,常讲的故事,在少先队的营炎晚会上,唱歌跳舞,诗歌朗诵、畅谈理想……远足时我们玩抓特务,打游击的游戏,我们与五中的少先队组织联欢,我们在晋江一中的操场上自搭帐篷,与他们的少先队大队开联欢晚会,深夜里搞劫营活动,站岗放哨,机灵又勇敢,少先队的各种活动中,那庄严而隆重的活动仪式深在脑海中,那绝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培养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使命感不可或缺的!

 为全面贯彻落实“五爱教育”,学校为我们提供种、养园地,办少年工厂,陈梅生老师指导我们种花、种菜、饲养小动物,搞科学实验,他甚至会在百忙中亲临陈忠纯同学家,指导他搞无性繁殖的科学实验,忠纯同学后来考北大植物系,毕业后分配到中科字新疆乌鲁木齐的研究所工作,在将当地的野生阿魏茹培育成可人工种养的实验中获得多项科研成果。他认为这与当年少先队开展的课外,科研活动及陈老师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林金镛老师是少年工厂的厂长,我当副厂长,工厂设立金工、木工车间,林老师带领我们在工厂里学习金金属加工和木工制作,他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当时就已深深地植入我们的心田,我们许多同学都说“以后要是当老师,一定要像他那样!”团结楼前有一个很大的深坑,全靠我们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单薄的肩膀,从学校周边的墓地里取土、运土将它填满,在上面种上花草,终于使它变成一个花园,真是人小力量大,荒坑变花坛。人们无不刮目相看,在一个鲜花盛开的日子里,我们在花园里留影作永久的纪念。

我们班的同学爱好体育还能歌善舞,闻名校内外,可以说凡参赛必得奖,肖金溪、李金发同学高中时选拔到省体工队,拟参加全运会,这是众人所知,我们的黄美芳、齐淑琴同学,她们从精心编导节目开始到教会大家表演动作,从服装道具到化妆演出,她们费尽心神,获得校内外教师的好评,她们为我们在校内外演出中获胜功不可没!谢文彬同学是我们合唱的指挥,他的风趣和幽默尽人皆知,他一站到舞台中间必迎来阵阵掌声和笑声;后台伴奏的事,只要有吕奕强在,老师、同学放心,到了高中,淑琴同学当上文娱部长。黄美芳同学除操心班上的演出活动处,还被其他班队邀请指导甚至还参与演出,她退休后成为所在社区 老年健身娱乐活动中心的组织者,指导老师,乐此不彼,奉献余热。她们两人就当年的演艺水平已屈指可数,可惜的她们仅把那当成一种业余爱好而没想报考艺术院校。

少先队 的“五爱”活动 使我们获益匪浅,踴现出许多好人好事,施德水同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同学。1956年暑假他被选送到省体委举办的航模班集训,拟参赛,不幸的事就在那儿发生,集训队的仓库发生火灾,无情的大火危度国家财产和集训人员的安全,熊熊的大火就是命令,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来不及多想,年仅15岁的他不顾个人安危冲入大海,大火被扑灭,可是他却受了重伤,手上腿上留下了大面积的伤疤,这给他的生活,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但他无怨无悔。他的事迹很值得颂扬,但他平静而淡定地处之,他总认为这是一件平常事,不值一提,每当同学问及此事时,他总是一笑了之,同学们被他的英勇行为所激励,更为他的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精神所激动,他是当年我省少年中为爱护公共财物挺身而出的英雄,他是烙在同学心目中一面光辉的旗帜,是母校的关荣,也是我们这个《红领巾班》的骄傲!

人生有情,人间有爱,《红领巾班》爱意浓浓,六十多个同学不分男女,不论贫富贵贱,我们亲密无间,友情胜过亲情,大家共同谱写爱的诗篇。有两件事是全校皆知的:一,许宝昌同学酷爱踢足球、打篮球,初二时他在运动场上摔倒,致使手骨折,后来在运动中又摔倒一次,同一只手再次骨折,他寄宿在校,父母不在身边,两次都是同学们护送他入正骨医院治疗,晚上由李金发、肖金溪同学陪护,白天同学们轮流送饭到医院,拉下的功课由同学们帮他抄笔记,辅导补上,换下的衣物也由同学们包洗,就这样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他用实际行动报答大家,他被哈军大录取是对老师、同学们的最好回报;二,1954年秋季,我得了“大症病”——肺结核,多次咯血,肺部有空洞,父母无力为我治病,老师、辅导员得情况后上报学校领导,急速联系医院,解决我的医药费问题,团委书记谢老师班主任、辅导员陈老师、高碧芬大姐等无微不至的关怀;班上的同学除了精神上的安抚外,还从经济上给予帮助,许多同学把仅有的一点点钱捐出来(黄美芳同学为我写信向她姐姐求助)有的同学合在一起买鱼肝油等补品,还有一个同学在一中附近的好奶牛场订牛奶送到我家,是谁定的?无人告知,直至三十年后一位同学告诉我那是吕奕强同学定的,他不让人说,当时我任凭两行热泪流流淌,无以言表!在疾病尚未痊癒时,1955年春节过后,学校刚开学,我的母亲去世了,这是一个更沉重的打击,当我面临绝望之际,老师,同学们再次给我力量,帮我选择坚强。我想到牢记党、团组织对我的教育关怀,我不能让老师、辅导员、同学们失望。爱的能量是超常的,爱不论施之于物还是施之于人,都是延续世界的动力,因为病我失去高考的机会,1959年8月在母校领导的关照下,通过教育局与泉州市机关干校取得联系,並取得当时已在市机关干校任党支部书记的张顺发副校长的支持,当年我到市机关干校教物理,不久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学申请书,表示愿脱胎换骨(父亲是国民党的军官,临解放对在伪政府任职)接受党组织的长期考验,根据“家庭问题看本人”的原则,党支部将我列入发展名单上报市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为此召开专门的会议审定,于是1960年2月11日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国庆节市里在工人文化宫搞展览,展览会上居然我记录我成长 的事迹资料;文革前,我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先后被评为市、地省级的工农业余教育优秀教师,获得市地省政府的表彰《泉州报》上还有专题报道。1970、7—1988、4我在邵武煤矿中学工作,我的表现赢得矿领导、职工及学校的好评,1988年10月调回泉州,在泉州幼师任教,我的工作任获得好评。我出身不好,得过重病,我是不幸的,但我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得到的爱心比别要更多,而我的付出却是极其有限,没有党团组织的培养,没有母校老师辅导员的爱抚,没有同学们伸出友谊之手,就没有我的一切!

五十多年来,《红领巾班》的同学各奔东西,但无论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职位高低,无论能力大小,无论显耀还是平凡,我们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因为星星火炬燃烧在在队旗上,为我们指明前程;少先队员的队礼让我们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少先队的呼号“时刻准备着,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鞭策着我们踏着先烈的足迹勇往直前……

五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在人生旅途中我们从昔日的“初升太阳”走到了今日的“夕阳”,我们感谢母校为我们编制了《红领巾班》我们热爱自己的班级,我们为这个班级争荣耀,我们记得1956年秋季入学后,我们这个班的同学聚在一起请求校领导还把我们编成一个班,但未能如愿,校领导要求我们要各班去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聆听了领导的教诲,与所在班级的,新同学友好相处,学习他们的长处,为母校在三年后夺得省高考红旗而尽力.如今我们成立联谊会,牢记友情,不忘过去。假如有来世,我们还愿意聚在一起,编入《红领巾班》让来世比今生更辉煌!

 

                                        201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