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梅石
发布者:赖林娟 阅读次数: 4335 2012/01/10 16:52:00

赖琳娟


image.png

(泉州一中高中2005届学生,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硕士在读)

 

时光飞逝,离开一中赴京求学已接近第七个年头。其实,每年假期都会回一中看看,虽然距离真正离开她已有一段时间,但总觉得她始终还在身边,熟悉的气息七年来一点未变,也似乎每一次回来,都能感受到她散发出的全新而年轻的气息。全新在于她日益展露的新颜,新校门、新行政大楼、新学生宿舍等,而年轻,则体现在校园中那一张张年轻而充满希望的笑脸,每每看到他们结伴进出一中校门,意气风发、谈笑自如,让曾经在这个校园中成长学习的我,更深深体悟并依恋那蓬勃向上的感觉,我想,这也是我们已经走出一中大门的学子们,应该始终保持的精神气质吧。

明年四月,一中母校即将迎来她的70周年华诞,其实,以近代史的方式记录来看,她创立于1942年,之初名为“晋江县立初级中学”,1952年正式定名的“泉州第一中学”。但若以纯历史记录的方式考察,她的前身可一直追溯至明朝嘉靖八年的“一峰书院”,后改名为“清源书院”、“梅石书院”等,是一所历史延绵五百多年的学校。在一中不同历史阶段的名称中,“梅石书院”一称最令我喜爱。或许由于“梅”、“石”总令我联想到母校的校训:敦品力学,即如“梅”一般在寒雪中砥砺品德,亦如“石”一般坚硬地执着求知。我想,在一所历史积淀如此深厚又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学校度过重要的高中生涯,应该是我一生中珍贵的一笔财富,亦是时刻温暖心房的一段情感。对于这笔财富和情感,在回忆之初,我居然不知如何下手?或许是我从未深思过母校对于我而言的意义,或许是我太依赖于对她的熟悉……,后来我想,对于母校的情感,应该就是琐碎而真实的,回忆当时的一情一景可能就是最好的表达。于是,在步入初冬的京城,温暖的午后,我开始回忆起那段美好而温暖的高中时光,文则名为“最忆是梅石”。

(一)入校之初

我出生在泉州德化,从小到大,小小的山城就是我的全部天地,我在这里成长学习,亦在这里享受着作为一个小生命的美好。因此,在来到一中学习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有可能这么早就能走出小小的山城,也更未想到,日后在一中的求学生活,让我最终走向了梦寐以求的北大。

2001年年末,因父亲的调职,我转学进入泉州一中高一年(14)班学习。初到新的环境,一切都使我感到新鲜,语言方面并无障碍,虽然我说着一口地道的“德化腔”闽南话,但是在以闽南话为主要课后交流语言的环境中,我的腔调似乎成为了与大家打成一片的奇妙“桥梁”,同学们对于我的腔调好奇,因此无形中增加了许多交流的机会,课后我们常常讨论“德化腔”与“泉州腔”的区别,其中的趣味自然其乐无穷,很快,因为同学们的热情,我开始逐渐融入了这个带给我无限温暖与成长的校园。

 

(二)我的同窗们

到(14)班学习之初,我结识了在一中的第一个好朋友,当时的同桌——王晓明。初见晓明同学,她给我的印象是,外表酷酷且冷冷的,似乎对我这个新同学不太在意。但随着后来的接触,我发现她其实是一个善良且直率的女生,在我初到新班级的适应过程中,她给了我很多建议和帮助。印象最深的是,她是当时高中校园风靡一时的“后街男孩”的超级粉丝,CD机中常常放着他们的歌曲,在她的影响下,课间我偶尔也用她的CD机听音乐,因为共同的“兴趣”,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许多。在学习方面,她的英语成绩很好,但我刚从县城转来,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而当时一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都较高。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英语考试常常成为最令我头疼的一件事儿,所以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处在努力追赶的状态,而在这个过程中,晓明同学始终毫无保留地将她的学习材料和经验分享给我,并给我一些关于英语学习的建议,在她的帮助下,我很快跟上了大家的步伐。我想,那是一段单纯学习、单纯快乐的日子。虽然,后来高二年文理分班,我被分到了(12)班,而她仍留在(14)班,我们的交流渐少,但晓明当时率性的微笑,及真诚的帮助,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在初到一中的那段日子,充满了友爱与美好。

在(14)班的日子过得飞快,但短暂的一学期还是让我遇见了高中生涯中最好的朋友——陈晓蕾。晓蕾是我的后桌,她是一个地道的泉州人,对泉州繁华的老城区十分熟悉,而当时我刚来一中不久,活动圈子基本仅限于学校周边的文具店和餐饮店,从未走出一中方圆500米的区域。后来和晓蕾熟络之后,她第一次带我到钟楼东区的麦当劳吃麦乐鸡,第一次在东街的“拍拍乐”照大头贴……后来我想,可能我原本就是一个爱玩的孩子,和她一起学习的情景在脑海中印象很浅,但和她一起玩耍谈心的日子倒是令我记忆犹新。她积极带领我融入新城市的举动,让我开始真切地感受到在这座城市中的安定。高二年分班后,我们的友谊并没有因为距离而减弱,倒是因为分开的不舍,创造了更多一起聊天谈心的机会,友谊在此过程中,日渐加深。我想,或许,有时候友谊就是一份神奇的情感,即便你和心灵契合的朋友隔着一段距离,它也始终能够自然地发展成为一段永恒的友谊,世间的很多情感可能亦是如此。如今,晓蕾同学已为人妻,过着幸福而温馨的生活,作为好朋友的我也始终给予她深深的祝福。

高二年开始,我进入了一个新的集体——高二年(12)班,这个班中集结了了许多“文科牛人”。初到12班,我倍感压力,常常怀念起在(14)班的美好日子。但生活总是会不断给你惊喜,在12班我遇到了我的新同桌——蔡爱凤,一个淳朴可爱,有着灿烂微笑的女生,她和我一起走过了高二年复习的艰辛岁月,及高三年各种模拟考及高考前的心理磨练。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一起经历着知识的增长,同时也努力学习着思考和成长,并肩为自己的梦想拼搏。我们之间有过欢笑、有过哀伤、有过竞争、也有过彼此间真诚的帮助,更有着默契的心照不宣。我想,在爱凤同学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泉州女子的坚韧勤奋,及努力进取的品质,这些都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记忆中,在进入大学后,她在学院专业中始终保持着班里第一的成绩,我想这和她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是分不开的。每每同学聚会,谈到她是以学院专业第一名毕业的学生,似乎我的心也跟着自豪了起来。当然,当时的(12)班还有很多优秀的同学,他们都是我的前后桌,我的大部分高中记忆,都和他们有关。其中有美丽且目标坚定的雅菁同学;有每天带给我们温暖微笑的陈思同学;还有始终很有主见的林帆班长,以及常年占据班级第一把交椅的小阳同学,还有憨厚可爱的郭淳同学,他们都给我的高中生活,留下了五彩斑斓的色彩及永不消逝的欢笑。此外,陪伴我高中历程的,还有(12)班这个温暖的集体。还记得每年的运动会及艺术节,我们班的同学们似乎都能在一瞬间拧成一股绳,大家共同努力,为班争光,往往为了争第一,大家一起出谋划策,甚至有时候为了一点所谓的比赛的“不公平”而群情激奋,结果虽偶尔会有失望,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会是笑到最后的胜利者。我想这种集体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应该是我在(12)班这个温暖的集体中获得的最大的收获,而它始终陪伴着我走到今天。

最近,一部台湾的青春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带我们重温了久违的热血与激情,那充满友爱而倔强的感情色彩似乎就是我们曾经青春岁月的印证,而在一中求学三年的同窗友情,在经过岁月的洗涤后,依旧纯洁真诚如往昔。

 

(二)我的恩师们

回想在一中求学的日子,不能不提及教诲我们的恩师们。

高中分班之前,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中名气十足的刘懋堃老师,说他“名气十足”不仅在于他在高中语文教学方面深有造诣,是我们的年段长,更在于他在同学们中的评价是“气场十足”,十分严厉和认真的一位老师。常常发生的情况是,他一出现在教室里,大家都会谨小慎微几分,上课更不敢开小差或聊天。后来我高中毕业,在学校门口碰到过刘老师,当时他已退休。他微笑地问我上大学的情况,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刘老师的微笑,和蔼而温暖。后来,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换成了王汉民老师,他当时刚来一中不久,教授语文的方式似乎带有一种“文艺气息”,好似我们不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学生,课堂的氛围始终轻松自由,所以常常在语文课上,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是一名即将高考的学生,或许正是当时他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我的语文学习有了一个累积的过程,对备考的效果反而更佳,而当时的语文课,也成为我们在紧张备考的过程中,一个可以小憩放松的空间。那种感觉,我至今仍十分怀念。

当时教我们英语的是庄丽珊老师,她是典型的气质美女,配上英语这门学科似乎就更让学生为之着迷,而且有趣的是,一中当时英语组的老师基本是清一色的“窈窕淑女”,吸引了很多在校年轻男老师们的目光。即便如此,在我们心里,仍旧觉得庄老师是最具大家闺秀风范的一位,私底下她成为了我们女生崇拜和喜爱的对象。可气的是,英语曾经是我的学习弱项,或许由于从小基础打得不好,所以英语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常常在考试中发挥不稳,波动较大。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距离高考已不到一个月,倒数第二次英语模拟考我老毛病又犯了,自己懊恼,但找不出原因。庄老师为此专门找我谈话,她并没有替我分析做错的题目,而是开导我要放松心情,主动减压,我半信半疑地听取了她的建议,果然,在随后的考试中,我轻装上阵,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获得了理想的成绩。后来我想,当时,庄老师应该是完全信任我的,她相信我有实力考出理想的成绩,才会给我如此“雪中送炭”的建议,而她凭借着对学生的关爱和专业的判断发现我当时存在的最关键的问题,这才是最令人佩服的。

当时教我们数学的是年轻的黄俊生老师,他当时刚从北师大毕业不久,就进入一中教数学。其实他和我们年纪相仿,像一个大哥哥一般在我们身边,课间常常耐心地帮我们解答疑难的数学题。好玩的是,他虽然年纪轻轻,但课堂教学却十分hold得住,由于他讲课的进度较快,表情严肃且带着一点冷淡,所以同学们也不敢开小差,稍微没跟上,思路就断了,只能疲于追赶进度,所以他的教学效果理应是所有课中最好的,至少我听他的课时脑子需要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而人的脑子一运转,想必学习的效果会更好些。后来,高中毕业后,有一次我在学校计算机中心偶遇黄老师,当时我已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趁着假期在学校机房学习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黄老师没有了课堂上眼神的犀利,而用非常温和的口气询问我一些准备去学校的情况,并根据他的经历,给了我一些适应大学生活的建议。在我记忆里,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耀眼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落在他的脸上,他的语言和眼中都透露出对曾经大学生活深深的怀念与渴望,这份情感大大地鼓励了当时即将迈向大学门槛的我,而这温暖的一幕我则永远不会忘怀。

按照惯例,最重要的人物似乎都应该在最后出场,在我的回忆中也不例外。毋庸置疑,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对我影响最深的应该就是我们的班主任——邵晏老师,一个严厉且带有深刻哲学思考力的老师。他虽个子不高,身材还有点纤细,但在思想层面绝对属于巨人类型。我后来反思自己的成长,发现身上许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如学习方面的意识、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对待事物的判断能力都来源于他的启发。无论是在课堂上,他的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还是在课下的款款而谈,妙趣横生,都体现着作为一名“灵魂启蒙者”的最佳角色,受到广大(12)班同学们的钦佩与爱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常常在课堂上遥想自己当年上大学时的辉煌岁月,说他当时不仅通过修练气功赢取了邵师母的青睐,还治好了折磨他已久的牙疼,好像至此之后,我们就觉得他是“神人”一个,在他的带领下学习,我们似乎也跟着真“神气”了起来,自然学习也用功了许多,生怕丢了这一份“神气”。今年暑假,我在网上看到邵老师的女儿已成为一名小小作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小神童”。我想这份仙气,应该也是遗传于邵老师的,当然我想,更重要的是,邵老师一定也像当时培养我们一样用心地启发和引导他的女儿,让我们都有机会选择了与自己兴趣相结合的道路,我想这才是作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应该始终坚持的真谛,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在恩师的篇章,我最后要感谢的还有一位老师,他没有真正在课堂上教过我,但是在私底下,他是我克服学习困难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位引导者——汤向明老师。其实我原本的数学基础不好,于是在高中选择了文科方向,对数学一直也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老师不要求的部分基本就不去触碰。有一次在课后的交流中,汤老师发现了我对数学学习的惧怕,但是他并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一味强硬地要求我要多做题,多积累。他先是在闲聊的过程当中,询问我一些从小到大学习数学的经历,让我表达了内心中长期积累下来的对于数学学科的不喜,还具体了解了我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之后他便告诉我,其实文科班的同学,如果数学成绩好,那么高考的成绩会相对有优势。我想想也有道理,便请他给我一些学习数学的建议。他告诉我,首先我应该克服内心的恐惧,然后尝试着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做起,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系统,而不是每一部分都学到一半,觉得够用就行,只有系统完整了,才能在面对任何难题时找到解决的方法。之后我便听取他的建议开始进行最基础的数学知识的夯实,虽然这个过程开始得很艰难,也令我很痛苦,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的坚持,我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更令我惊讶的是我居然发现了数学的有趣之处,甚至于喜欢上享受做出题目之后的成就感,这种良性的循环让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数学成绩从90多分到130多分的跨越。现在看来,其实我正是在汤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最原始的方式开始重新感知自己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实现质的飞跃的。今天,我在微博上看到泉州晚报报道的关于汤老师教学历程的文章,报道中提到了汤老师独特的两种教育方式:一是“谈心”——消除学科恐惧感;二是“引导”——让学生有前进的动力。我想这两点在我克服数学学习困难的过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有趣的是,乍一看文中第一句“从教十余载……”,我的心里瞬间一震,当年我们口中年轻的“汤司令”如今已是有10多年从教经验的名牌老师,不禁要感叹时光竟是如此飞逝。

本科毕业后,我有幸在北大的学生工作部门工作两年,期间才越发地体会出当年高中阶段的每个老师对我们引导的用心与真诚的爱护。在一中的美好的求学岁月眨眼间过去,如轻烟一般,但是恩师们的教诲却在我心中慢慢沉淀,宁静而悠远,历久愈弥香,并且总是在某个时刻,轻轻地牵引着我,逆境中,心中的力量常来源于此。正是因为他们的教诲,使得我有机会静心去思考我的目标与未来,也使我现在生活的每个瞬间都具有简单而温暖的目的。

 

我想,生命本是一件朴素的事情,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遇见朋友、恩师,亦有母校的温暖陪伴,它们的出现,让原本朴素的生命拥有了一道道明亮的色彩。对于我而言,一中母校的“梅石精神”亦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笔,也是母校给予我的最宝贵的馈赠。让我们谨记“梅石精神”——砥砺品德、执着求知,期待永远的梅石飘香。

谨以此文祝贺母校建校70周年。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