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一中物理组里成长
发布者:黄锦衣老师 阅读次数: 4341 2011/12/06 13:57:00

 黄锦衣

 

 1982年春,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泉州一中担任物理教师。那时候物理组的林金庸老师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杨降恩老师是教研组长,还有王家缎,吴世光,吴文山,郭碧贞,黄沂卿,郭玉棠,邓奋强,陈丽煌,何建安,商志永,林彩钦,林毅等一批省、市知名的物理教师,此后又有董介鼎,郭家辉,曾文通,林维岳,潘用福,张宏铭,邓礼利,叶其武等一些名师加盟泉州一中物理教研组,可谓人才济济,有人戏称是“一中物理系”。

泉州一中物理组以初、高中教学大循环来培养新教师,以便让我们掌握物理教学规范和中学物理教学体系。那时候一中有一个整班从泉师附小升入初中部的实验班,由于我是福建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学校决定让我到初二年担任包括这个实验班共三个班的教学工作,并代表泉州一中参加“动手动脑五年跟踪”的国家级中学物理课改实验,这个课题后来获得教育部教育科研一等奖。可惜我未能全程完成这个五年实验,两年后学校安排我的到其他年段“救急”,不过那几年的物理课改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因为每堂课都要集中备课组全体教师的经验和智慧,致力于“培养学习兴趣,启发创造思维,强化动手能力,减轻学习负担”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初中的同学有时间玩,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或做自己兴趣的事,又要让学生学好物理。记得当时课改措施之一是把一节课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30分钟,要求学生预习并尝试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探索物理问题,尝试发现并归纳得出物理结论或规律,重在教学生做学问;第二阶段15分钟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他们可以质疑或深化所学知识,可以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当天作业,把学习任务完成在课堂内,重在能力培养。为了实现让学生从“爱上物理”到“能学会用物理”的转化,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物理小制作,比如学习到杠杆原理就让学生自制杆称,讲到磁场就让学生自制简易指南针,讲到用电知识就让学生在木板上安装照明电路。我们还让每个学生安装小型电动机,制作木质弹射飞机,组装塑料舰模,当同学们根据图纸安装的电动机转动起来,舰模在水池中推进和飞机在空中滑翔的时候,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更加热爱学习,有些学生进入到自觉学习的境界,学习效果自然非同寻常。就参与课改的初中实验班而言,1983年秋,刚上高一年的许俊峰同学进入福建省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不久,年仅15岁的许俊峰成为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同届的萧夏勇、李冬梅、吴婉庄等同学后来考取北京大学;1984年中考泉州市区有3名物理满分的学生,其中两名就是泉州一中物理课改实验班的魏建家和陈旭东。与此同时,我们这些年轻教师也在泉州一中物理组的熏陶下迅速成长。

在“一中物理系”这种环境里工作,你不想进步都难,教研组具有严谨而民主的作风,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性的科学方法及扎实的实验技能为教学目标。由于教研层次高,气氛浓烈,组里的每个教师都不知不觉地被卷入热烈的研讨中,有的论题深刻到使你终生难忘:有一次高一年备课组提出“一根长为L的均匀细绳,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若细绳距某端1/3L处系一重物G,试分析某端固定点移动时细绳受力的变化情况”论题,由于细绳受力变化的规律复杂,备课组一时讨论不出准确的答案。第二天上午,当备课组的四位老师再次相遇,给出了四种不同的解题途径:林金庸老校长用计算尺精确计算分力大小随夹角变化的对应值,通过描点法作出相应的函数图象,细绳受力变化直观,还有极大值;董介鼎老师用力的分解作图法求出极值的位置;邓奋强老师应用高等数学求导得到细绳受力的极大值;我则用初等数学的一元二次函数配方方法求出极值。看似平常的备课组讨论题目,两年后我看到相同论题的发表,竟是在某CN刊物。还有一次,我和吴文山、吴世光老师让一道动力学题目折腾了个把月,“质量为M的光滑直角三角形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质点从斜面上滑下来,使直角三角形沿水平面滑动。若斜面倾角为 ,不计质点与斜面间的摩擦,不计直角三角形与水平面间的摩擦,求直角三角形的加速度”。初初一看,问题似乎不难解决,这是常见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而动量守恒的问题。但深入分析后发现,由于直角三角形M沿水平方向运动,质点m相对地面的运动已经不是单纯的沿斜面倾角的直线运动,质点m运动方向的未知使题目的难度大大增加,更进一步激发起大家的兴趣。那段时间,我们经常讨论,尝试各种解题的办法。记不得有多少解题思路不断被否定,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寻找到巧妙的解题途径,应用分加速度产生原因解题。不久,我把这种巧妙的解题思路介绍给88届高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学生:

设质点m沿垂直斜面方向的加速度为,直角三角形M的水平加速度为,若M不动,则=0,质点m只能沿斜面滑下,故质点m在垂直斜面的加速度是由直角三角形M的加速度而形成的,故有 

     ……①

若质点M对直角三角形M 斜面的压力为N,则有

 

                    N﹦M……②

隔离m,对其受力分析,沿垂直斜面方向应用牛顿定律,则有

 

                       ……③

 

解①②③式得     

有趣的是,我和文山、世光等老师攻下的这道难题,后来成为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的压轴题。不仅如此,那时候令外界惊诧不已的还有泉州一中物理科的“考前聚焦指导”与高考试题碰撞率很高,以致业内人士猜测“泉州一中有天线”,这当然是一种笑谈。实际上是泉州一中这个物理团队教研成风,吃透高考大纲并掌握了考高规律,比如物理组研讨就有这个课题:“高考是以大学为主来命题的,大学要选拨人才,它会怎样出题?”我们研究的是高考命题,与大多数学校只研究高考解题有着质的区别,教学效果自然不同。

频繁的省、市物理教学交流为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机会,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次全市中学校长工作会议要求泉州一中提供一堂物理课改观摩课,以便让校长们结合会议主题进行教学改革研讨。降恩组长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我,那时候我正在参与“动手动脑五年跟踪”教改实验课题,其基本的课改模式是“提出问题—课堂分组讨论—猜测并提出解决方案—动手实验—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应用巩固知识”,表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我们高一年备课组认为,在中学阶段还有许多科学知识是不能在实验室直接验证或不可能逐一验证的,这些内容又如何课改呢?备课组决定选择《万有引力定律》这节有关天体运动知识的课改让校长们观摩。林金庸老校长和杨降恩老师十分支持备课组这个大胆的想法,他们和我仔细分析教材特点,手把手地指导我上好这节课:在一系列突出科学猜想和推理、突出巧妙的“放大”实验方法的环环相扣设问中,学生们情绪高涨,争先恐后表述自己的看法,在学习物理定律的过程中领悟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校长们听完课反应强烈,普遍感到能把枯燥的天文数字课上得这样有生气,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是中学物理课改的一个突破。他们认为这节课教法新颖,科学思想浓烈,更重要的是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思想,因为掌握科学方法有时比学到知识的收获更大,时效更长,科学的方法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学科之间的渗透能力,并迁移到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校长们的鼓励使我更加注重“授学生以渔”的教学方法,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最终成长为受学生欢迎的物理老师。

在泉州一中物理组,我曾经与林金庸、董介鼎、吴文山、杨降恩、黄沂卿、吴世光、邓奋强、郭碧贞、商志永、郭家辉、林彩钦、潘用福、张宏铭、林维岳、曾文通、叶其武、庄学银等老师同备课组工作过,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不少为师之道,我们的合作留下了许多美妙的回忆。其中与吴文山老师共事时间最长,有87届、88届、91届、94届、97届之多,吴文山老师是物理特级教师,示范课获得全国一等奖,并教出物理高考满分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获奖的学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老师,他接任我1987届四班的班主任和物理教学工作,最终使之物理高考平均分居全省之首。我们全组老师亲密无间的配合,把泉州一中的物理教学推上一个新的里程,形成一中物理教学特色,在省内外颇有影响,以林金庸老师为首的泉州一中物理教研组,高级教师占全校的四分之一,其中有3名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有3名老师教出物理高考满分的学生,有10余名教师指导出在物理奥赛获奖的学生。物理组有5人先后走向中学领导岗位成为校长,有2人先后成为泉州市物理教学委员会理事长。在福建省中学物理教学工作会议上,省教委普教室杨章智主任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生源不占优势的泉州第一中学却能在全国物理竞赛和高考中名列全省前茅?【当时泉州一中的王经亮,陈则盛,梁中书,陈晞等同学代表福建省中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总决赛,还有许峻峰,郑文庭,施建旭,朱达欣,陈飞舟,黄凌云等一批学生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福建赛区)一等奖,泉州一中曾经全校物理高考平均分名列全省第一名,陈展辉、陈飞舟等学生获高考物理满分,每年培养的物理科尖子生占全市的最高比例,最好年景达到全市的三分之一。】杨主任的最终答案是:泉州一中的物理组是全省一流的!


 

个人简历

 

黄锦衣,男,1948年8月出生。1977年冬考取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1982年春大学毕业后到泉州一中担任物理教师,历任备课组长,班主任,年段长,政教处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在泉州一中工作18年,因物理教学成绩突出,先后荣获晋江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泉州市劳动模范、福建省物理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现为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曾被聘为福建师大兼职副教授,曾经担任泉州市物理教学委员会理事长,福建省教育学会物理教学委员副理事长。

1999年调任泉州培元中学校长以来,该校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南京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学校”、“中国百强中学”等荣誉。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之际,黄锦衣校长入选由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德育报》联合评选的《感动中国·教育人物 —— 中华名校校长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