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尚贤与尚力求智——泉州一中梅石讲坛第12期《神话与民族意识》
发布者:傅梦馨 阅读次数: 4587 2021/04/19 10:49:49

崇德尚贤与尚力求智

——泉州一中梅石讲坛第12期《神话与民族意识》

 

2021年4月14日下午,由泉州一中党委主办,梅石图书馆、泉州一中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梅石讲坛第12期《神话与民族意识》在东海校区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党办主任助理黄贶婧老师主持,语文组郭文丽老师应邀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讲人。

 

党办主任助理黄贶婧老师

讲座一开场,几位同学分享了自己喜爱的神话人物,郭文丽老师由此引出三个问题:何为神话?何为民族意识?为何读神话?神话是作为文化基因而存在的。费尔巴哈说:“人们的愿望是怎样的,他们的神便是怎样的。”神话是先民的历史,在神话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性格、文化特征。如袁珂所言,这个世界有足够多具有世俗意义的学科和知识。在科学的指引下我们看见的事物越来越接近本质,所以我们很难再像过去的人一样用如此无知的浪漫去揣测这个世界。人,应该是诗性的存在,有想象力,有好奇心。神话中有民族性格、精神、文化,也让我们更加理解人和世界。

34.png

3.png

紧接着,郭文丽老师分析了中西方神话体系,并从创世神话、英雄神话以及神与人的关系三个方面比较中西神话。中国创世神话中,无论是女娲造人还是盘古开天,都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思维和一统思想,理性思维与稳定秩序是中国上古神话的显著特征。反观西方神话世界,古希腊神话以“卡奥斯—乌拉诺斯—克洛诺斯—宙斯”的神界家族为主线,构成初始世界,每一代天神更替都伴随着反抗、纷争。北欧神话的巨人族与诸神之战也充满血腥斗争。西方神话以人世间的社会斗争方式理解自然现象的变化,有反抗父权色彩,体现了冒险斗争的开拓精神。这种重视个人价值的思维方式,是其特有的气质,是欧洲人文主义思想胚芽。

344.png

潘多拉魔盒、特洛伊战争、黄帝战蚩尤……一个个神话故事吸引着同学们。此外,郭文丽老师还谈及神话中的爱情故事,引起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从宙斯、波塞冬、阿弗洛狄特,再到黄帝螺祖、后裔嫦娥。在人类文化史上,没有哪个民族在敬慕崇拜人体美方面像希腊那样虔诚入迷。古希腊文学艺术中具有崇高和美的精神,“美”成为超乎一切之上的价值选择。而中国上古神话中,女性形象较少,爱情描写更是几乎没有,让我们看到情感表达的克制与理性。

总体上,中国神话更具伦理倾向,具有崇德尚贤精神。神都没有平凡人的情欲,对神的献身精神的崇尚和札赞,充满保民佑民的责任感,这是至高的道德理想。这种尚德精神,使中国文化中处处体现出了对“德”的要求。这种文化的选择,甚至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在我们民族的思维和习惯中,依然处处可以找到它的影子。与中国神话相比,古希腊神话体现尚力精神,是非伦理化的。希腊神话不是不受当时的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的限制,但古希腊人一般不倾向于有意识地用伦理、道德或政治意识方面的规范去制约、加工神话。奥林匹斯诸神,各具复杂的性格 ,很难用“善”、“恶”二字作简单的评价。希腊神话所崇仰、赞美的,不是救苦救难,律已甚严的有“德”者,而是扭转乾坤的有“力”者。古希腊神话对“力”的崇尚和追求,导致对解释力的秘密的“知识”的深刻好奇,对知识及其体系进行不倦的探究。

最后,郭文丽老师总结道,中西神话的比较不是为了比出不同文化的优劣,而是为了感受文化的多元,以更包容广阔的视野去看待人与世界。正如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大分裂》中说:“没有一种文化主张可以判断为优于其它的文化主张。在精神美德等级中,宽容雄居高位,而道德主义即试图以自己的道德或文化准则来评判他人—则处于次要地位。”

2.png

 

图/文  洪慧珍 张婷婷/梅石图书馆

初 审  曾兴福                  

终 审  黄发森                  

 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神话》作者:袁珂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神话史》作者:袁珂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北欧神话》作者:茅盾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山海经》译注:方韬  出版社:中华书局

《希腊神话和传说》作者:[德] 古斯塔夫·施瓦布  译者:楚图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1.jpg

2.jpg

 

3.jpg

 

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