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一——泉州一中梅石图书馆第三届“梅石领读人”活动报道
发布者:傅梦馨 阅读次数: 71 2025/04/18 10:31:20

泉州一中梅石图书馆第三届“梅石领读人”活动报道

——202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一

 

      “览阅世界  花开四季”,不仅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生命的赞美,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的体现,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画卷。在这个画卷中,我们既是读者,又是作者;既是探索者,又是创造者。我们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

 

       因此,让我们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去“览阅世界”,用一颗乐观的心去“花开四季”。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生命的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彩。让阅读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生命的美好成为我们永恒的追求和信仰。

       第三届“梅石领读人”活动以“览阅世界  花开四季”为主题,邀请每位领读人轮流朗读自己精选的文学作品,可以是小说、诗歌、散文等。朗读后,领读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悟以及阅读过程中的趣事或思考。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共收到八份优秀投稿,现特授予王杰航、郭逸祥等八名同学“梅石领读人”称号。他们分别是高三5班王杰航领读的《我与地坛》、高一1班郭逸祥领读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高一1班陈钰浩领读的《平凡的世界》、高一1班陈穆奚领读的《信息简史》、高一1班梁诗茜领读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高一1班高紫音领读的《心的思路》、高一6班林恩慈领读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高一7班曾永林领读的《双城记》。他们不仅是热爱阅读的领读人,更是善用AI技术为知识传播插上智慧翅膀的先锋者。希望他们能带领更多读者重新认识阅读的价值,同时体验科技发展赋予阅读的新变化。

      《我与地坛》是作家史铁生的作品。王杰航同学先是朗读了令他深有体会的内容,并表示这让他想到刘禹锡的那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而史铁生的这本《我与地坛》也正是一本生命之书,他告诉我们真正的救赎并非逃避痛苦,而是在破碎之中重拾意义。在史铁生这一生中,他体会到了痛,但是,他也体会到了他在生命之中的意义。他们告诉我们,在这繁忙的世界中,我们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栖息地,那里有对生命的敬畏,有对爱的顿悟,更有不言弃的微光。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郭逸祥同学先是朗读了令他深有体会的内容,并表示书中详细分析了群体的情感、道德观、想象力以及群体领袖如何利用这些特点来影响和控制群体,揭示了群体行为的非理性本质。该书虽然写于百年前,但其中的观点在今天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各种社会现象,比如:网络暴力、舆论的走向等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头脑清醒,这本书并未简单地批判,而是一种深刻的警示。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群体行为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它提醒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警惕群体狂热,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成为被情绪和偏见所操控的“乌合之众”。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长篇小说。陈钰浩同学分享了《平凡的世界》带给他的感悟,他说:黄土高原上,路遥笔下的双水村,那些为生存挣扎的农民,那些在时代浪潮中起伏的普通人,构成了中国社会最真实的缩影,挖掘出了人性深处最不平凡的光芒,《平凡的世界》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精神高度,孙少安的坚韧、田晓霞的超越、郝红梅的尊严,他们真实而富有感染力;孙少安在黑暗中坚持阅读,田晓霞为救人献身,这些普通人展现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告诉我们高尚并非遥不可及。这本书也通过普通人的命运,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变迁。孙少安办砖厂的起伏、孙少平的漂泊历程、田润叶的徘徊、金波的执着,共同织就了一幅宏大的社会图景,让我们感受到大时代在普通人生活中的印记。《平凡的世界》更揭示了平凡中蕴含的永恒价值,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路遥笔下的人物默默承受,坚持前行,展现了尊严、坚韧、善良、求知等永恒的价值,这些价值不会因时代变迁而褪色,依然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命题,合上书,这些人物依然鲜活,他们平凡,也闪耀着不平凡的光芒。

       《信息简史》是美国科普作家詹姆斯·格雷克所著。陈穆奚同学分享了《信息简史》带给他的感悟,他说:《信息简史》这本书将带你踏上一段探索信息本质的奇妙旅程,从非洲的鼓语到摩尔斯电码,从二进制到互联网,格雷克用生动的故事和清晰的逻辑,讲述了信息概念的历史演变。他不仅探讨了信息的理论基础,还揭示了信息在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技史,更是一本关于人类认知和沟通的进化史。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对信息的本质有更深刻地理解,也会对人类如何利用信息塑造世界有全新的认识。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完成。梁诗茜同学先是朗读了令他深有体会的内容,并表示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书中描写了生病的保尔,通过写作的方式,重返战斗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让我们明白了,哪怕身处困境,也不要轻言放弃,努力坚持才能炼成钢铁。

      《心的思路》属于林清玄经典作品系列丛书之一。高紫音同学着重推荐该书的开篇,开篇即为总序,名为乃敢与君绝,并朗读了该部分。高紫音同学说这世界纷纷扰扰,不管人言,还是自然之事,都可能影响心之所向或所做之事,有的利欲熏心,有的二人骑驴,有的不愿意跳出舒适圈,而真正能牵住自己的风筝的,可能少之又少。我们身在滚滚红尘中,又有谁能像百合一样,追求着一种永不停滞的生命体验,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追求中去,不为周围的那些诱惑、讽刺挖苦和打击所动,努力做着真实的自我,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直到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塔拉·韦斯特弗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林恩慈同学说读她的故事,她既震撼于教育对命运的改写,也困惑于当知识让我们走出原生家庭,如何面对那些留在原地的亲人。塔拉在书中说,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会在你的生命中。这让她想起自己的成长,从小镇考到大城市,回小镇考个公务员多好,而她渴望留在更大的世界。曾经,她把这份分歧看作对抗,读这本书时突然明白教育的意义,不是让我们背叛过去,而是让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视角。既能理解父母的局限,也能坚守自己的选择,就像塔拉最终与父亲和解,不是因为认同他的观点,而是学会了在爱与独立之间,找到平衡。教育是挣脱,也是和解。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接起来,围绕着马内特医生一家和以德发日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小说里描写了因阶级矛盾激化,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曾永林同学表示这个故事背景是最糟糕的时代,也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愚昧的年头,也是怀疑的年头;那是黑暗的季节,也是光明的季节;那是失望的冬天,也是希望的春天;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也都在直奔希望。

       梅石领读人活动不仅丰富了师生的精神世界,更为教育领域提供了阅读推广的创新范式,彰显了阅读在立德树人中的核心价值。该活动通过“书籍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的倡议,鼓励师生在分享中传递阅读乐趣,影响更多人加入阅读行列。这种辐射效应不仅提升了校园的文化软实力,也成为泉州一中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更为社会培养了具有人文素养与公民意识的新时代人才。这些“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梅石少年,正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深厚的人文积淀,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各个领域崭露头角,终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撰稿:傅梦馨

图片:傅梦馨、曾雅莉

剪辑:傅梦馨 

一审:叶金娣

二审:陈惠彬 

终审:黄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