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刚刚过去的省市级教学开放活动中,由泉州一中生物组王小青、陈丽萍和陈婧宇老师执教了三节精彩的公开课,获得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2021年4月20日上午,在2021 年度第三场省级教育教学开放活动培元中学分场中,王小青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第一课时)。“在教学设计时,考虑最多的是如何促进学生的知识整合”,王小青老师在谈到本课例的教学设计时说“通过促进新旧观念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一致性理解,从而指向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培养”。因此,在促进学生形成“转录”概念时,王小青老师采用预测→建模→解释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DNA复制”这一原有概念出发,进行预测、推理、比较、概括,在尊重学生原有观点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概念模型的变构,初步建立“转录”这一新概念。随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物理模型构建、展示和评价,不仅形成对“转录”概念的多元表征,也促进学生对概念的验证与反思。最后通过设计、解释无细胞转录体系构建设想,进行知识迁移应用。课堂有乐趣,有深度。
在由泉州一中、泉州九中联合举办的2021年度春季市级教学开放活动中,陈丽萍老师在泉州九中执教的课题是《尿的形成与排出》。陈丽萍老师通过“组装肾单位模型”的课堂小活动,以模型建构的方式,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还以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对整节课的内容做了很好的梳理,最后以小游戏的方式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陈老师整节课教态自然,语言亲切,活用教材,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良好,显示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
陈婧宇老师在泉州一中执教的是《基因工程运用》单元复习课。陈婧宇老师侧重基因工程运用中的重难点突破,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四个探究,层层推进,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任务驱动学习,让学生借助主线化的情境,逐步建构知识体系;通过自制教具和模型,有效解决知识难点,让学生在不断探究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思维的重要性,从而提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节课既是对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的探索,同时也是泉州一中生物组在加强团队协作,构建“勤教善研”教研组文化上探索成果的体现。
(报道:生物组 初审:吴进强 二审:曾兴福 终审:陈惠彬)